农业资讯

江西乐平“科技抢春”忙 “90后”新农夫显身手

发布时间:2025-05-07 13:33

  浯口镇农办担任人算了一笔账:“飞手每亩办事费比保守人工低15元,加上减产部门,农户年亩均增收超300元。”?。

  春耕期间,飞手们“白+黑”功课模式:白日进行播种施肥,夜间操纵红外遥感无人机监测墒情。4月以来,这支飞手团队累计功课1。2万亩,节流农药35%、肥料28%,为村集体增收超20万元。

  拆桨、备药、倒水……取此同时,后港镇大田村的田间,“95后”飞手程祥鹏也正正在进行预备工做。“地面平安,能够起飞。”跟着指令下达,程祥鹏熟练地操控植保无人机,“飞防”功课。“无人机功课效率高,并且喷洒雾化更平均,所以农药操纵率也更高。”?。

  “过去背喷雾器一天最多打20亩,现正在这台‘铁牛’1小时就能笼盖60亩。”杨一鸣抹了把额头的汗,展现手机上的“操做平台”,施肥量、病虫害热力求、景象形象预警等数据正在屏幕上及时跳动,哪块地‘养分不良’一看就晓得了。”!

  眼下,走进江西景德镇乐平市浯口镇程家墩村,数架无人机正在飞手的操控下来回穿越,精准高效地开展施肥、病虫害防治等功课,一幅“科技抢春”的聪慧农业图景正缓缓展开。

  无人机飞手杨一鸣麻利地展开折叠机翼,将30斤化肥倒入无人机载料仓,指尖正在遥控屏上快速划动,设定航路、调整参数——跟着“滴”的一声提醒音!

  “第一次试飞因操做经验欠缺,把农药撒到邻家菜地。”杨一鸣笑着回忆转型履历。现在,他曾经成为具有3台无人机、办事周边14个村庄的“王牌飞手”,微信群里农户“杨哥济急”的动静成了他的“数字田埂”。